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是当今科幻电影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执导的《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降临》(Arrival)以及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沙丘》(Dune)现代改编版都备受赞誉。最近,他向另一位电影大师大卫·林奇(David Lynch)致敬,后者也是《沙丘》改编的先行者。
大卫·林奇于2024年去世,他被认为是1965年科幻经典小说《沙丘》的首次改编者。1984年,林奇将这部作品搬上了大银幕,但反响褒贬不一。该片由斯汀(Sting)、凯尔·麦克拉克伦(Kyle MacLachlan)、布拉德·道里夫(Brad Dourif)、马克斯·冯·西多(Max von Sydow)和弗吉尼亚·马德森(Virginia Madsen)等主演,但最终票房惨淡。
林奇对制片方的干预极为不满,甚至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都试图与这部电影划清界限。尽管多年来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剪辑版本,但没有一个能够完全符合林奇的创作初衷,让他真正接受这部电影。
37年后,维伦纽瓦推出了自己的《沙丘》系列电影,不仅成功地将这部作品搬上了大银幕,还完成了许多被认为“不可能改编”的内容。他的《沙丘》和《沙丘2》成为了科幻电影的典范,但与林奇1984年的版本在风格和基调上完全不同,两者几乎没有可比性。
在最近的土星奖颁奖典礼上,维伦纽瓦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大卫·林奇。他表示:“电影或许是与梦境最接近的艺术形式,它就像被唤醒的梦境。大卫·林奇无疑是这方面的宗师,他让我们最接近那种梦境状态。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见到他,哪怕是在我拍摄完两部《沙丘》之后,只是为了向他致敬。”
维伦纽瓦还提到,林奇在拍摄《沙丘》时的经历虽然痛苦,但也为他后续的作品带来了灵感。他说:“我很遗憾林奇在拍摄《沙丘》时没有好的体验。但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他在拍摄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反而催生了《蓝丝绒》(Blue Velvet)和《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等经典作品。这种经历激发了他的创造力,让他创作出了更多独特的作品。”
林奇的《沙丘》并非一部糟糕的电影,它的粉丝群体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得多。甚至有些科幻迷更喜欢林奇的版本,而不是维伦纽瓦的开创性作品。希望林奇在另一个世界里,能够享受拥有最终剪辑权的自由。
大卫·林奇一直反感制片方的干预。尽管他的制片厂电影并不差,但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能够创作出更具个性的作品。正如维伦纽瓦所说,如果没有拍摄《沙丘》的经历,林奇可能就不会创作出《蓝丝绒》《我心狂野》《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以及《双峰》(Twin Peaks)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都带有林奇独特的风格和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正是他在拍摄《沙丘》时所经历的痛苦所激发的。

沙丘
Dune
上映日: 1984-12-01(美国)
电影时常: 137 分钟 / USA: 190 分钟(special edition) / 177 分钟(extended edition)
导演: 大卫·林奇
编剧: 大卫·林奇, 弗兰克·赫伯特
Cast
🎬 :未来帝国之王沙丹四世迫害表弟亚崔迪公爵,导致公爵自杀,留下妻子儿子保罗流亡沙漠。保罗成为土著领袖,娶佳妮,但心中仍燃烧着复仇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