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近《28年后》的预告片大火向我们证明了什么,那就是有时候我们无法在流媒体平台上找到自己喜欢的电影。《28年后》的预告片创下了记录,许多人开始在各大流媒体平台上寻找2002年的《28天后》,却发现它并未上架。
当粉丝们发现这部电影无处可寻时,社交媒体上一片哗然,最终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或许随着拉尔夫·费因斯因《教宗的秘密》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热潮,粉丝们可以开始呼吁将他1995年的科幻惊悚片《末世纪暴潮》也加入流媒体平台,因为这部电影同样缺席。而且,考虑到今天是新年前夕,这部电影将是迎接2025年的完美选择。
《末世纪暴潮》由凯瑟琳·毕格罗执导,剧本由她的前夫詹姆斯·卡梅隆和杰伊·科克斯共同编写,是一部设定在1999年最后两天的洛杉矶的赛博朋克电影。影片讲述了由拉尔夫·费因斯扮演的莱尼·尼罗,他非法销售一种电子设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体验到他人的记忆。
最终,莱尼和其他人物被卷入一个涉及莱尼前女友(朱丽叶特·刘易斯饰演)和他的一个朋友(布里吉特·巴科饰演)的犯罪阴谋。这部电影还集结了安吉拉·贝塞特、汤姆·西斯摩尔、迈克尔·温科特和文森特·多诺费奥等明星。
《末世纪暴潮》不仅仅是一部典型的科幻电影,它还探讨了种族主义、权力动态和对女性的虐待等严肃主题,更不用说它对技术的深刻洞察了。
卡梅隆在1986年构思了这个故事,而毕格罗则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中汲取灵感,比如1992年的洛杉矶骚乱和洛雷娜·博比特案件,后者涉及洛雷娜在声称多年遭受虐待后切断了丈夫的阴茎。在很多方面,《末世纪暴潮》思考了很多,并且有点超前于时代。
《末世纪暴潮》在上映时收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像罗杰·艾伯特这样的评论家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并给出了四星的高评价,而《旧金山纪事报》则对电影的暴力和毕格罗未能使其更像是评论而非无谓的展示提出了批评。大多数评论都是这样分裂的,有些人称它为一部智能科幻成就,而其他人则认为它没有成为它本应成为的警示故事。
这部电影在财务上也是一个失败,全球票房收入1700万美元,预算为4200万美元,其中只有800万美元来自美国国内。一些人将此归咎于电影的营销活动未能正确推广电影,以及随之而来的分歧评论。据说毕格罗的职业生涯也因为《末世纪暴潮》的失败而受到影响,她直到五年后的《水的重量》才再次执导电影。
尽管如此,《末世纪暴潮》自上映以来已经获得了一群忠实的粉丝,并且回顾性评价已经将其誉为被低估的杰作。有人将其与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进行了比较,后者最初在财务上和一些评论家中都未能成功,然后成为了一部科幻经典。《末世纪暴潮》要维持这种地位所需要的就是有人给它一个流媒体发布的机会,因为它似乎是那种会在那个平台上蓬勃发展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