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版的《诺斯费拉图》在诸多方面对原著《德古拉》进行了改编,其中一些灵感源自1922年的同名电影,而导演罗伯特·艾格斯所作的一些改动则是为了更好地塑造莉莉 - 罗丝·德普饰演的艾伦这一角色。

lily-rose-depp-s-ellen-sleepwalking-in-the-dark-in-nosferatu-2024

与1922年的《诺斯费拉图:恐怖交响曲》以及布拉姆·斯托克的原著小说《德古拉》相比,2024年的这部作品在情节和人物设定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故事背景被设定在德国,艾格斯对《诺斯费拉图:恐怖交响曲》中较为简单的情节和角色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不过,《诺斯费拉图》的改动并非都是为了增加故事的复杂性。艾格斯将《德古拉》中的霍金斯先生和雷内菲尔德这两个角色合二为一,使剧情更加连贯。诺克先生这一角色既是主角的雇主,又是吸血鬼反派的忠心仆从,这一设定使他比原版的雷内菲尔德更具恐怖感和整体性。此外,艾格斯还对奥洛克伯爵的形象进行了调整,因为在那个时代,特兰西瓦尼亚的贵族是不会不戴胡子出门的,这一点艾格斯在采访中也有所提及。

影片中,露西·韦斯特恩拉这一角色被改编成了由艾玛·科林饰演的已婚母亲安娜·哈丁,这一改变也使得原本小说中围绕露西展开的三位追求者的故事线发生了变化。在新版故事里,是艾伦在奥洛克伯爵来到她的国家后开始生病并陷入精神困境,而在原著小说中,这样的命运原本是降临在露西身上的,艾伦的对应角色米娜·哈克则是到后来才被吸血鬼咬伤。

这些改动从根本上改变了艾伦这一角色在故事中的形象和命运。在原著《德古拉》中,露西因与三位追求者的调情而被德古拉伯爵残忍杀害、变成吸血鬼,最终被心碎的未婚夫钉死,她的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惩罚。而在2024年的《诺斯费拉图》中,安娜在奥洛克伯爵迷惑她的丈夫使其无法醒来,并杀害了他们的孩子后,在画面之外被奥洛克伯爵杀死。

安娜的死虽然残忍,但并没有像小说中露西的死那样与她的自主性直接挂钩。同样地,当小说中米娜因保持理智、抵抗德古拉的魅力而受到赞扬时,《诺斯费拉图》中的艾伦却选择主动向吸血鬼献身以拯救她的城市。与原著中的米娜相比,艾伦对自己的自主性有着更强的掌控力,她与奥洛克伯爵的渊源也更为久远,早在遇到丈夫之前就已与他有过接触。而哈丁这一角色作为一位尽职尽责的母亲形象,与艾伦形成了鲜明对比。

screenrant-sandbox-2024-12-26t105058-801

在原著中,露西对男性关注的喜爱最终导致了她被德古拉伯爵惩罚的悲惨结局,但在《诺斯费拉图》中,艾伦的角色要复杂得多。安娜的丈夫多次对艾伦的任性行为和直言不讳的性格表示不满,随着奥洛克伯爵的逼近,艾伦的发作也让他感到不安。

然而,与原著中露西因德古拉伯爵的惩罚而死不同,《诺斯费拉图》中的艾伦深知自己与奥洛克伯爵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他与她的本性有着难以言喻的牵绊,而她最终选择让他夺走自己的生命以拯救城市免遭瘟疫之灾,这是一种英雄般的自我牺牲。

在《诺斯费拉图》中,安娜和艾伦都走向了死亡,但艾伦是为了拯救城市而主动献身。露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引来了德古拉伯爵的致命一击,而艾伦则是有意识地做出这一选择以消灭他。虽然小说中露西的追求者们之间的竞争以及后来的和解情节既有趣又令人动容,但为了塑造一个更具自主性的主角艾伦,以及呈现出对影片中女性角色更复杂、更引人入胜的刻画,失去那些友情元素也是值得的。

screenrant-sandbox-2024-12-31t104052-890

在2024年的《诺斯费拉图》和原著《德古拉》中,主要的女性角色都因与吸血鬼的遭遇而遭遇死亡。然而,艾伦选择牺牲自己以保全他人,并在电影那阴郁的结局中成为了一种圣人般的存在。相比之下,露西因想要同时周旋于多位追求者之间而受到惩罚,最终成为了恐怖作品中因态度问题而遭遇死亡的性感女性角色的早期代表。因此,《诺斯费拉图》对露西这一角色的改编,使得整个电影的故事更加复杂和引人深思。


文章标签: #诺斯费拉图 #德古拉 #角色改编 #艾伦 #电影

负责编辑

  星鸢依依 

  愿我的生命如星光般璀璨夺目,如风筝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心爱的人携手共舞,在无垠的天际下编织永恒的浪漫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