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依旧摸不着头脑。今年的CES展会就是最好的证明,各种配备了人工智能的厨房电器、婴儿床等产品纷纷亮相,可这些玩意儿压根儿就不需要人工智能来加持。

DALL·E-2024-11-14-08.17.00-A-vibrant-scene-at-CES-2025-in-Las-Vegas-showcasing-a-massive-tech-expo-with-futuristic-displays-and-technology-exhibits-without-any-specific-brandi

就拿Spicerr来说,这款所谓的“智能”调料瓶配备了触摸屏,声称能在你做饭时学习你的口味,进而推荐独特的食谱。可仔细一琢磨,这玩意儿的实用性着实存疑。它既不能研磨调料,还使用价格在15-20美元之间的专有胶囊,而且这些胶囊还不支持重新填充。撇开这些槽点,人们真的需要一个能推荐菜品的盐和胡椒瓶吗?

再看看Dreo的ChefMaker 2,一款标榜配备人工智能的空气炸锅。虽然听起来没Spicerr那么离谱,但它的所谓功能也让人费解。ChefMaker 2可以通过翻页扫描从食谱书中提取食谱,还能计算烹饪时间和温度。可这食谱书扫描功能,真的是购买空气炸锅的大众所期待的吗?

更离谱的是Razer的Project Ava,这名字莫名其妙地和2014年电影《机械姬》中的杀手机器人扯上关系。Ava被Razer描述为“人工智能游戏副驾”,它会在获得用户许可后截取电脑屏幕的静态画面,然后给出游戏提示,比如“当刀片旋转时躲避”。然而,据The Verge的肖恩·霍利斯特报道,Ava存在诸多问题。它使用起来也很分散注意力,目前版本有几秒钟的延迟,还会打断游戏的音频来发出指令。

这些稀奇古怪的人工智能产品,其实是行业过度炒作的产物。仅去年一年,美国的人工智能公司就筹集了970亿美元,供应商们为了分一杯羹,纷纷把人工智能产品往市场上扔,看哪些能被市场接受,因为这样做几乎没有风险,潜在收益却巨大。

但在探索过程中,他们也撞上了人工智能现有技术的“南墙”。弄清楚哪些人工智能的用例在技术上可行,一直是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常常导致企业过度承诺却无法兑现。比如ChatGPT时不时就会出错,图像生成器在历史上就不准确,人工智能视频里的人物还会相互融合。

于是,我们现在只能看到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垃圾”:空气炸锅、调料瓶和“人工智能游戏副驾”。这些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想要的,但它们是目前在相对较低的研发成本下所能实现的。

希望明年CES展会上,人工智能产品能更贴合大众需求,别再这么“乱炖”了。


文章标签: #CES展会 #人工智能 #产品乱象 #技术挑战 #发展方向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